纯电阻箱恒流运行实现方法
方案一:纯电压调整(被动模式)
适用场景:电阻箱手动切换电阻,且变化频率较低。
步骤:
当电阻箱电阻 增大时,需快速升高 以维持 恒定。
若电源电压已达上限,需触发过压保护并报警。
使用运放或控制器(如PID)比较 与设定值 (对应 )。
调节电源电压 ,使 ,从而稳定电流。
电流采样:在负载回路串联精密采样电阻 ,测量电压 。
反馈控制:
动态响应:
优点:无需改造电阻箱,仅依赖外部电路。
缺点:电压调整范围受限,效率低(线性电源时)。
方案二:电压调整 + 主动电阻切换(协同控制)
适用场景:电阻箱支持外部控制(如数字接口或继电器信号),可自动化切换电阻。
步骤:
优先使用电压调整,仅在电压达到极限时切换电阻。
粗调:当 变化超出当前电源电压范围时,通过接触器增减电阻,使 回到可调范围内。
细调:在粗调后的电阻范围内,通过调整 精确控制电流。
例如:若 突然增大导致 需超过电源最大值,则自动增加并联电阻(或减少串联电阻)。
检测电流 和当前总电阻 (通过 计算)。
实时监测:
分段控制策略:
优先级逻辑:
优点:扩展了电流恒定范围,提高效率。
缺点:需电阻箱支持外部控制,系统复杂度高。
方案三:预编程电压-电阻映射
适用场景:电阻箱的电阻切换为固定步进(如1Ω、10Ω、100Ω),且切换模式已知。
步骤:
仍加入电流采样闭环,补偿接触器电阻、温漂等误差。
当电阻箱切换至 时,通过数字信号(如GPIO或通信协议)通知电源立即输出 。
建立映射表:预先记录每个电阻档位 对应的所需电压 。
联动控制:
冗余校准:
优点:响应极快,适合高速切换场景。
缺点:需电阻箱与电源间通信,且依赖预设参数。
- 上一条没有了
- 下一条直流回馈式负载的工作原理